日前,美商务部长以“去风险”为由,呼吁美国及其盟友采取措施,以阻止某些先进技术流入中国。然而,法国作为美国的盟友却并没有积极响应。近日,法国财长在访华期间公开驳斥了“去风险”论调,并称欢迎中企投资。这表明,美国的话似乎不好使了。
据环球网报道,法国财长勒梅尔近日在访华期间明确表示,法国完全反对与中国“脱钩”的想法。并且,他还驳斥了对华“去风险”政策,称法国不认为中国构成风险,并欢迎中企对法国和欧洲进行投资。
值得一提的是,勒梅尔或许是为了彰显诚意,他还拿中欧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举例称,中国电车进入欧洲市场,不是威胁或者挑战。
(资料图)
在此之前,一些欧洲汽车制造商对中国电车进入欧洲市场存在担忧。理由是,中国电车有着明显的价格优势。
但勒梅尔认为,法国与欧洲都有自己的电车计划,比如相关的补贴便有助于提升欧洲本土车企的竞争力。
也就是说,法国不再追随美国鼓吹对华“去风险”那套,而是理性看待了中欧在某些领域存在的竞争关系。
事实上,相比于竞争,如果中国电车进入欧洲市场,中欧之间合作的空间其实更大。比如中国车企在法国或者欧洲其他国家建厂,必然能够为当地创造不少的就业岗位。与此同时,中欧分享技术也能推动彼此汽车行业的发展。
正如我外交部此前回应“去风险”论调时说得那样,不合作才是最大的风险。显然,在与中国合作的问题上,法国还是非常清醒的。
不久前,美商务部长雷蒙多声称,为避免中国获取某些先进技术,美国必须与盟友采取措施阻止。随后她就透露称,新的出口管制措施已在路上,来自于拜登政府与盟友的协调。
诚然美国芯片制造商此前已联合施压拜登政府,反对对中国采取相关出口管制措施。但雷蒙多认为,这些措施虽说会影响到美企的收入,但为了保护国家安全,一切都是值得的。言外之意大概就是,即便美国工商界反对,美国也会继续收紧对中国半导体和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产业的围堵。
有分析认为,雷蒙多的表态,多半就是为了对美企和美国的盟友施压。
至于法国为何要在这个时候与美国唱反调,可能有三个原因。
首先,法国期望将经贸合作当成中法关系的压舱石。
在此之前,法国总统外事顾问博纳发表了涉台言论,声称法国反对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且在相关问题上与美国态度一致。翻译过来大概就是,若台海有事,法国也不会袖手旁观。
我们都知道,台湾问题是中国红线中的红线,法国政府不可能不清楚这些负面言论对中法关系的影响。而法国财长此番对华示好,不排除就是为了给博纳的不当言论降温。
其次,与中国合作确实符合法国利益。
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法贸易额创下同期历史新高,达一千三百多亿人民币。而法国总统马克龙此前访问中国,光是带走的空客订单就达差不多1500亿人民币。与此同时,法国化妆品和葡萄酒等货品,大都也是出口给中国。显然,法国与中国合作能够获得的好处是实打实的。
还有就是,法国与美国存在诸多矛盾尚未解决。
比如法国此前发生的大规模骚乱,背后便指向美国。在经济问题上,从法国先前重新向澳大利亚推销潜艇也能看出,法国还没有放下美英抢走澳大利亚潜艇订单一事。更不要说,美国始终拒绝在《通胀削减法案》上面让步。
有鉴于此,法国也曾多次以行动表达不满,比如高喊欧洲独立自主的口号,以及反对北约亚太化和申请出席金砖峰会等等。
可以说,在法国严重关切和问题没有得到美国足够响应之前,在很多事情上,法国可能都会跟美国唱反调。一来,这样做可以增加法国谈判的筹码;二来,这些需要法国站队的事情,基本都是围绕美国的利益,法国也不可能继续充当“冤大头”。
总结来说,法国财长的表态也许就预示着,中法经贸合作应该是稳住了。但同时我们也该警惕法国出尔反尔,若法国事后拿不出更多的诚意,比如明确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经贸合作这样的压舱石,不见得会一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