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向往和普遍追求。医疗卫生工作者是人民生命健康的守护者,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主力军。长期以来,在松江的医务工作战线,涌现了一批批优秀医师,他们用平凡演绎不凡,用生命守护生命,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勇担健康使命,铸就时代新功”,在第六个中国医师节,我们一起走近松江的优秀医师,感受他们的“医者仁心”。
(资料图片)
科研临床两手硬
扎实的理论基础、出色的临床能力、不怕艰难的奉献精神……如今,一批德才兼备的青年医务工作者,已逐渐成为松江医疗卫生队伍中的一支中坚力量。
“银蛇奖”是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青年人才最高荣誉奖,在8月15日揭晓的第19届“银蛇奖”中,松江区中心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柳超获提名奖。
1988年出生的柳超是一名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曾荣获2021年上海市卫生健康行业青年五四奖章。近十年来,柳超致力于上颈椎复合损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参与制定寰枢椎复合骨折治疗指南,在椎间盘退变治疗方面有出色的研究,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的SCI论文有11篇。
科研成果亮眼的柳超,还是松江区第六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成员。在定日县人民医院工作期间,他和另一名援藏医生成功实施了该院首例脊柱创伤手术。在海拔4300米的手术室,医生们克服缺氧环境,用借来的手术器械,仅用一个半小时就完成了手术。
科普课堂获点赞
真心的付出总能收获真心的认可,在松江,有不少优秀医师以自己的仁心仁术,积累了大批“粉丝”。
方松街道的“茅医生课堂”是不少老年居民“追更”的医学科普小栏目。其主讲人是方塔中医医院呼吸内科主任茅靖。
作为一名中医人,茅靖始终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坚持每周一次在社区开展中医药咨询及门诊,帮助社区医生解决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用中医理论指导社区居民保健养生。
作为松江区中医质控组专家,茅靖还积极建言献策,将社区40岁以上吸烟者肺功能检查项目加入中医治未病工作质控考核标准,进一步完善了筛查早期慢阻肺患者并给予健康处方方面的工作要求。
驻守乡村担使命
家庭医生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在日复一日的暖心服务中,他们中的不少人更是成为了居民的好朋友。
28岁的陈萍萍是新浜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通病房的医生。作为一名新浜人,她在毕业后毅然回到家乡。
初出茅庐的“小医生”如何赢得村民们的信任?刚毕业时,这成为摆在陈萍萍面前的一道难题。为此,说着家乡话的陈萍萍经常和村民们话家常,很快就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
彼此熟悉后,陈萍萍成为了村民们口口相传的“小陈医生”。在农民体检工作中,陈萍萍每天凌晨5点从城区赶往新浜。为了让村民早日拿到体检报告,她在忙碌的病房工作后又加班加点撰写体检报告,还利用下乡看诊的时间为村民解读体检报告并给予相应的健康指导或治疗。
守护生命在一线
伴随着120救护车的鸣笛声,急救医生们每日奔走在生命的一线,并在各类大型活动和赛事中默默守护。
8月14日,顶着炎炎烈日,刚刚将一名患者送到医院的区医疗急救中心泗泾分站站长冯明亮,还没来得及坐下喝口水,又接到了新任务。
带着急救团队赶到现场,冯明亮有条不紊地为79岁的伤者检查、包扎、搬运、监护,一气呵成。送达医院时,大家的制服衬衫早已被汗水浸透。
在冯明亮十多年的急救医生生涯中,曾在黄浦江上抢救过患者,在地下室挽救过生命,在农田、林地、垃圾场等处开展过急救。复杂的环境考验着急救医生的专业能力,拓宽他们的全科视野,也要求他们具备“强悍”的身体素质。据统计,近一个月来,松江急救车每日出车近200车次。
汇聚爱心奔波忙
无偿献血是大爱,加班加点、四处奔波汇聚这些爱心则成了血站工作人员的常态。
正值夏日,不少市民习惯在夜间出门纳凉休闲,在区血站的“献血夜市”献血招募点,血站主治医师、献血服务科科长张晓斌守候在旁,随时准备为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
区血站献血服务科负责辖区血液采集工作,张晓斌结合血液采集工作实际,创新求变,坚持上门服务,探索了团体无偿献血“剧场采血法”,充分利用各街镇的影剧院式服务场所,加强献血现场管理,采取排队叫号、错时错峰、单循环采血流程等措施,有效提升了献血服务品质,也为献血者提供了温馨、舒适的献血环境和暖心的献血体验。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