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4月4日报道世界报业辛迪加网站3月31日发表题为《全球化结束了吗?》的文章,作者是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全文摘编如下:
去年年底,台湾地区(及全世界)主要半导体生产企业的传奇创始人张忠谋宣称“全球化奄奄一息”。在供应链因新冠肺炎和中美竞争加剧而受到扰乱的世界里,其他评论人士也附和这种观点,许多公司开始“在岸”和“近岸”采购商品。但是,得出全球化已经结束的结论是错误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全球化仅仅是洲际相互依存性增加,而非国家或者地区间。它本身无所谓好坏,有很多维度,当然也不是新生事物。
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焦点是经济全球化:商品、服务、资本、技术和信息的洲际流动。再说一遍,这个过程不是新生事物,但技术变革大大降低了与距离相关的成本,让当代经济全球化“更紧密,更快速”。丝绸之路在中世纪连接了亚洲与欧洲,但它与现代集装箱船的大规模流动不可同日而语,更不要说瞬间连接各大陆的互联网通信了。
全球化在20世纪主要被视为一种经济现象,在21世纪头10年则成为政治流行词(对支持者和批评者都是如此)。当达沃斯的抗议者打破麦当劳的玻璃,抗议亚洲的劳动条件时,那就是政治全球化。
当前的全球化显然不同于19世纪。那个时候,欧洲帝国主义提供了很大一部分制度结构,但成本较高导致直接参与的人数较少。西方企业从17世纪开始在全球扩张,时至19世纪末,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存量大约相当于全球产出的10%。到201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存量包含了非西方企业,大约相当于全世界经济总量的30%。
在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全球相互依存性很高,包括人员、商品和服务的流动。还有不平等,因为经济全球化的好处分配不均。但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性并没有阻止主要贸易伙伴彼此交战。在那四年的毁灭性暴力和破坏之后,全球经济的相互依存性急剧降低。世界贸易和投资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恢复到1914年的水平。
同样的事情会再次发生吗?尽管人们都在大谈经济“脱钩”,但迄今为止的决裂是相当有选择性的,也是不彻底的。全球商品和服务贸易在2020年因新冠肺炎下滑后,出现了强劲反弹,但并非所有领域都实现了同等复苏。
由于美国为阻止某些敏感商品流入或者流出中国而设立了新的壁垒,它从中国的进口仅比新冠肺炎疫情前增长了6%,而从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进口则增长了30%以上。地区化似乎比全球化得到了更稳健的复苏。但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虽然中国2018年至2022年在美国进口商品中所占的份额从21%降到了17%,但美国从越南、孟加拉国和泰国等进口的商品却增长了80%以上。这些数字当然不表明全球化已经死亡。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新的亚洲对美贸易实际上是中国的中间贸易。与冷战时期的苏联相比,美国及其盟友与中国经济的关联还是更加紧密。
此外,即便地缘政治竞争将会大大遏制经济全球化,全世界仍将通过生态全球化保持高度的相互依存性。大流行和气候变化遵循生物学和物理学规律,而不是政治规律。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单枪匹马解决这些问题。
推动全球化的主要是减少距离重要性的技术变革。这一点不会改变。全球化并未结束。只不过它可能不再是我们想要的那种全球化。